百年敦煌吐番商易研究回(8)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六、与中原的貿易往來及其他 与中原等地的商貿往來方面,前田正名《北魏官營貿易に關する考察——西域貿易の展開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

六、与中原的貿易往來及其他

与中原等地的商貿往來方面,前田正名《北魏官營貿易に關する考察——西域貿易の展開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13—6,1955年)以景明元年(500)爲界,將北魏与西域的貿易交往分爲兩個時代,并列表説明西域各地區与北魏的往來頻次。作者認爲中原開展貿易并不是祇爲追求奢侈品,而是意識到西域商品的流入對中原經濟的補充作用。雷學華《略述唐朝對西域的商業貿易管理》(《敦煌學輯刊》1983年,總4 期)分析唐政府對“市”的管理,指出錢帛并用的規定在西域也得到執行。雷學華《唐代中原与西域間的商業貿易關係》(《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6年3 期)將唐朝中原和西域的商貿往來分爲漸興期、繁榮期和衰落期三個階段。凍國棟《唐代民族貿易與管理雜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9、10,1988年)指出,在互市貿易之外,唐邊州軍政機構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以及民間的商業活動十分活躍。吴玉貴《試論兩件高昌供食文書》(《中國史研究》1990年1 期)利用客館文書推算出高昌國流動人口數量十分龐大,體現出絲路貿易的繁榮。鄭炳林、馮培紅《唐五代歸義軍政權對外關係中的使頭一職》(《敦煌學輯刊》1995年1 期)認爲歸義軍政權派遣使團中的“使頭”在經濟上發揮貿易使人的作用。齊陳駿、馮培紅《晚唐五代宋初歸義軍對外商業貿易》(《敦煌學輯刊》1997年1 期)指出歸義軍的對外貿易是當時絲綢之路經濟貿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敦煌及周邊市場的發展是歸義軍得以開展對外貿易的現實經濟基礎。郝玉玲《古代吐魯番地區與中原王朝的朝貢貿易》(《西域研究》2000年1期)依年代順序敘述吐魯番與中原之間以朝貢爲名的貿易往來。榮新江《高昌王國與中西交通》(《歐亞學刊》2,2000年)指出高昌官府爲胡商提供自由買賣的場所并從中獲益,通過對西方移民的安置和管理吸引胡商來此定居,促進了高昌當地的經濟繁榮。余欣《唐宋時期敦煌土貢考》(《敦煌寫本研究年報》4,2010年)對敦煌文獻中的土貢資料進行整理,并探討棋子、玉石和羚羊角等貢物的來源。

与絲綢之路貿易關係,楊秀清編著《華戎交會的都市——敦煌與絲綢之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年)和榮新江《華戎交匯:敦煌民族與中西交通》(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兩書相關章節分別論述敦煌作爲絲綢之路國際商貿中心的具體表現和敦煌所見的絲路貿易。宋曉梅《都官文書中的臧錢與高昌對外貿易中的幾個問題》(《西域研究》2001年4 期)認爲在麴氏高昌國時期對外貿易以轉口貿易爲主,同時兼營直接、間接的進出口貿易。斯加夫(Jonathan Karam Skaff)《吐魯番發現的薩珊銀幣和阿拉伯—薩珊銀幣——它們與國際貿易和地方經濟的關係》(《敦煌吐魯番研究》4 卷,1999年)認爲6世紀晚期的高昌具有貿易中心的地位,高昌的貿易狀況并非由自身經濟發展水準所決定,而是受絲綢之路國際貿易方式的支配。韓森(Valerie Hansen)《絲綢之路貿易對吐魯番地方社會的影響:公元500—800年》(《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中華書局,2005年)認爲在高昌國的居民組成中居於中心的是專職貿易的粟特商人,官府、譯語人等爲商人提供服務,佔人口大多數的百姓很少參與絲路貿易。韓森另有《從吐魯番、撒馬爾罕文書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本文獻給年初逝世的吐魯番考古學家吴震先生》(王錦萍譯,《吐魯番學研究——第三屆吐魯番學暨歐亞遊牧民族的起源与遷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一文,嘗試將吐魯番、庫車和撒馬爾罕出土的經濟文書作爲一個整體,綜合全局來看絲綢之路貿易的規模。

回鶻與絲路貿易,除前列回鶻文契約文書外,敦煌出S.8444 文書也是十分重要的材料。土肥義和《敦煌發現唐·回鶻交易關係漢文文書斷簡考》(《中國古代の法と社會——栗原益男先生古稀紀念論集》,汲古書院,1988年;劉方譯《敦煌發現唐回鶻交易關係漢文文書殘片考》,《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2 期)指出S.8444 文書是唐代內文思使與回鶻國貿易時的一種收支決算文書,從文書所記回鶻的貢物和唐的回賜品,可以了解當時雙方貿易物品之間的價格比值。李德龍《敦煌遺書S.8444 號研究——兼論唐末回鶻與唐的朝貢貿易》(《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4年3 期)和陸慶夫《論甘州回鶻與中原王朝的貢使關係》(《民族研究》1999年3 期)分別對S.8444 文書所體現的唐晚期甘州回鶻與中央政府的貢使來往和朝貢商品進行分析。陸文進一步指出這種貢使關係不僅是雙方貿易交往的體現,同時也維繫着絲綢之路的暢通,保障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陳愛峰、楊富學《西夏与回鶻貿易關係考》(《敦煌研究》2009年2 期)利用黑水城、敦煌等地的文書,對北宋和南宋時期西夏与回鶻之間貿易發展程度進行分析。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qikandaodu/2021/0804/825.html



上一篇: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
下一篇: 史学理论论文_秦汉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40年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