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番国志》所见明代西域多民族社会(3)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哈烈 作为明朝官员,陈诚首先注意到的是帖木儿王朝的政治制度。帖木儿王朝的君主“国人皆称之曰锁鲁檀。锁鲁檀者,犹华言君主之尊号也。国

(一) 哈烈

作为明朝官员,陈诚首先注意到的是帖木儿王朝的政治制度。帖木儿王朝的君主“国人皆称之曰锁鲁檀。锁鲁檀者,犹华言君主之尊号也。国主之妻皆称之曰阿哈,其子则称为米儿咱者,犹华言舍人也。”[6](P532)锁鲁檀即苏丹(Sultān),汉文史料亦作“算端”“苏勒坦”,是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号。在波斯语里阿哈(āqā) 意为“夫人、太太”,米尔咱(mīrzā) 则表示“亲王、王子”。帖木儿王朝没有复杂的官制,他们所有事情皆由刁完官处置。上下级之间的官方文书也不用印信,只需要当权者用刻有名字的私人戒指画押即可。他们的刑罚也比较轻,“若有致伤人命,亦不过罚钱若干,无偿命者。其余轻罪,略加责罚而已”[6](P537)。

哈烈的建筑给陈诚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的屋舍大多用砖石垒成,富贵人家的房子和国主不相上下,穷人则住平头土屋或者毡帐。因为气候少雨,一般房顶不用瓦,屋内利用天窗采光。国主及富人多修果园,道路两旁建有土屋供往来行人休息,这些房子叫做“朗哥儿”(langar),而内部能提供饮食的旅店则称“腊巴儿”[6](P545)。城里的“默得儿塞”(madrase) 是专供学生及宗教人士修习经文的场所,“巴咱儿”(bāzār) 则是7 天一次的交易集市。由于当地四季多风,所以陈诚见到了许多利用风力碾碎谷物的磨坊。

仪俗是陈诚在《西域番国志》里着重描述的内容,这或许与他的使臣身份相关。在哈烈,“凡上下相呼,皆直比其名,虽称国主亦然……凡相见之际,略无礼仪,惟稍屈躬,道撒力马力一语而已。若久不相见,或初相识,或行大礼,则屈一足,致有三跪。下之见上,则近前一相握手而已。平交则止握手,或相抱以为礼,男女皆然”[6](P533)。见面礼是社会交往的基本仪式,“撒力马力”和“撒篮”(salām) 则为穆斯林之间的问候语。哈烈的饮食礼仪与中原内地也不一样,通常人们吃饭不用桌凳,大家席地而食,宴会时则环列而坐,“肉饭以手取食,羹汤则多以小木瓢汲饮”[6](P533-534),并在席间分发“喜钱”以为娱乐。哈烈人之间凡是互相馈赠或进奉礼物,一般以九为基数,而礼物的内容则不固定。收继婚是当地婚姻常见的一种形式,而凡遇丧葬则“俱不用棺木,惟以有囊裹尸置于墎内。富家巨室多于坟上高筑土室,恣于华靡。贫民下户坟墓止于居屋旁,绝无所禁忌”[6](P538)。

在服制器物方面,陈诚注意到以白布缠头、身穿窄袖、服色尚白,是当地上至国主下到民众的普遍着装特点,而且富人尤爱用翡翠一类的珠宝作为装饰。哈烈地区交易通行银钱,币制按照轻重分为等哥(tanka)、抵纳(dīnār)、假即眉,而所铸铜钱“名曰蒲立(pūl),或六或九,当一假即眉,惟于其地使用,不得通行”[6](P536)。当地的手工艺品以瓷器和琉璃为代表,不过瓷器不及中国的轻清洁莹,陈诚认为大概与这里的土壤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哈烈人以牛羊脂油做的铁制火炬,以及他们在帐房中用绳索来回牵动生风的风扇,都令陈诚感到非常新奇。

在陈诚看来,哈烈地区的农业生产比较粗放,主要采用广播种少耕锄的方式,不过产量仍然不低,这与该地土壤肥沃有关。当地人畜养鸡鸭犬羊,尤其重视精心培育良马,但绝不养豕。城里的商铺则按照不同品类各聚一处,由于人们很少在家做饭,通常去店铺买现成的食物,因此大多数门店夜不闭户,可以一直营业。

(二) 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是帖木儿帝国另一座重要的城市,陈诚称之“壮观下于哈烈”。 《西域番国志》 关于撒马尔罕的记载不多,因为陈诚在此处居留的时间较短。撒马尔罕是商业性大都市,“城内人烟俱多,街巷纵横,店肆稠密,西南番客多聚于此。货物虽众,皆非其本地所产,多有诸番至者”[6](P553)。在城市东北角有一处宗教场所,规制精妙,人们在中央的房屋里讲习经文。陈诚还注意到,撒马尔罕的民风民俗和哈烈并无区别。

(三) 别失八里

别失八里地处沙漠之中,在陈诚看来,该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一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别失八里没有城郭宫室,人们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帐房随处而安。帐内铺设氊罽,无论寒暑皆在地上坐卧。当地首领马哈木为察合台诸王后裔,世代受封于此。马哈木“戴小罩剌帽,簪鹚鹆翎毛,衣秃袖衫,削发贯耳”[6](P561),当地妇女则以布裹头,身穿窄袖衣服。饮食方面,人们主食为肉和奶制品,偶尔吃米和面,蔬菜则非常少有,饮品则以动物乳汁为主。在陈诚看来,这里风俗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君臣上下之间的差别也不明显。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qikandaodu/2021/0128/333.html



上一篇:中华茶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
下一篇:论西域龙马图腾的形成与发展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