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发现|李后强、李海龙:汉代西域精绝国故地尼(3)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502号文书记载“曹长阿钵尼耶已将水借来……此外,若排水口未曾准备好,则不能让阿钵尼耶赔偿损失”,第160号文书记载“汝派左多那来此办理耕种所

第502号文书记载“曹长阿钵尼耶已将水借来……此外,若排水口未曾准备好,则不能让阿钵尼耶赔偿损失”,第160号文书记载“汝派左多那来此办理耕种所需沙种子事宜……汝得先交纳水费和种子费用,才可在此耕种”,第368号文书记载“耕地无水,结果无水。现将水引入汝州,不可能……”,第376号文书记载“务必派人至水源处”,第639号文件记载“须向彼等要牛一头作为水源之酬金”。在如此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下,气温升高、人为破坏导致尼雅古绿洲快速干涸的可能性很小。

从另一角度看,假如这些是导致遗址废弃的主要因素,那么精绝人完全有时间选择新的居住地搬迁,不至于仓皇而逃。根据遗址分布看,当地居民有沿着尼雅河道向上游搬迁的经历和经验。然而,考古学者从尼雅遗址往南到大麻扎一带都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遗址,说明精绝人并没有按照之前的惯例继续沿尼雅河向上游搬迁。显然,气候变暖、人为不合理开发、流沙南移等无法合理解释遗址呈现的场景。

(三)综合因素说

政治因素说能解释尼雅古居民仓促搬迁,但不能解释绿洲干涸、后续被完全废弃;气温升高、流沙南移、人为破坏无法解释遗址呈现的快速干涸、突然废弃的景象。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综合因素说,认为尼雅绿洲废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逸畴认为,“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耦合和叠加”导致了尼雅绿洲的消亡,至于精绝人则是迁徙到他处,“最终融化在西域兴起的维吾尔民族中。”

岳廷俊认为,尼雅绿洲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源缺乏、沙丘逼近,加之战争频繁,共同促成了精绝人义无反顾的搬迁。

侯甬坚认为,尼雅行政建置丧失于交通价值的下降,废弃于彻底无水接济。魏晋以后,人们更愿意选择喀拉米兰河岸、安迪尔河岸、克里雅河岸、和田河岸等比尼雅河向沙漠延伸更长的河流作为通行线路,尼雅绿洲的交通价值逐渐丧失。随着沙漠化的不断演进,最终被完全废弃。

叶俊士认为,尼雅绿洲的废弃固然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但主要原因是当时管制尼雅绿洲的鄯善国与焉耆国正在开展军事斗争,没有兵力协助精绝人防御于阗人和羌人的掠夺,因此主动放弃尼雅绿洲,将居民迁徙至鄯善国腹心地区,集合力量以对抗焉耆国。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综合因素说实质上是政治因素说和自然因素说的简单叠加,即战争掠夺导致仓促转移和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不再适宜继续居住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能够勉强解释,但二者同时发生的概率不大、说服力不足。

三、尼雅绿洲废弃的直接原因是地震

绿洲的消失只可能是缺水,导致绿洲快速干涸不是人工力量能造成的,只可能大自然本身的力量,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雪崩、海啸、台风等。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突然消失就是维苏威火山爆发掩埋所致。尼雅遗址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远离海洋,地势相对平坦,不可能发生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雪崩、台风,而很可能遭遇地震灾害。

(一)尼雅遗址现场情形与遭遇地震灾害的场景极其吻合

地震是一种强烈的自然干扰事件,强地震会致使山坡地区出现山崩、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平原地区出现变形、地裂、地陷等,临海地区发生海啸等。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征,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直接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植被破坏、河流堵塞等,还可能引起霍乱、瘟疫等次生传染病灾害。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无法精确预测地震。

地震造成的灾难不胜枚举。1976年,河北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瞬间被夷成废墟,65万多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导致霍乱流行。2010年,海地发生7.0级地震,造成包括总统府在内的多座建筑被震塌,社会瞬间变成混乱无序状态。2011年,日本仙台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2008年,四川发生“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植被损坏、群众被困、树杆倾斜或折断、山体滑坡及引起的堰塞湖等。

尼雅遗址现场倒塌的房屋、敞开或半闭的房门、屋内到处散落的各种遗物、储存室里的大量食物、纺车上的一缕线丝、堆放整齐还未来得及发送的文书、受伤痕迹的人骨架、完整的狗骨架、折断的树干等都与地震灾区的场景非常相似。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zonghexinwen/2021/0402/551.html



上一篇:10次演古装美女7次被吐槽,西域长相的热巴演古
下一篇:西域美食牛肉土豆饼制作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