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西汉眩雷塞新考(4)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考古工作显示,内蒙古杭锦旗的霍洛柴登古城(7)霍洛柴登古城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北1.5公里,东南距旗政府所在地锡尼

目前考古工作显示,内蒙古杭锦旗的霍洛柴登古城(7)霍洛柴登古城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浩绕柴达木嘎查北1.5公里,东南距旗政府所在地锡尼镇约20公里。极有可能是西汉西河郡的郡治所在地(8)参见盖山林、丁学芸《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载《文物》1977年第5期;陆思贤《内蒙古伊盟出土三方汉代官印》,载《文物》1977年第5期;肖瑞玲、于志勇《秦汉时期人类开发活动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载《草原文物》2013年第1期;《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载《草原文物》2014年第1期;《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载《草原文物》2015年第1期。。这个地点比《图集》所绘的平定向西移动了200公里以上。西河郡郡治调整至杭锦旗后,则《图集》所绘的西河郡西部边塞当推至黄河,而在郡治与边塞中间还当有边县设立,以拱卫边塞与郡治。从“增山县,有道西出眩雷塞,北部都尉治”的记载可见,增山县是西河郡的北部边县,而眩雷塞就在其管辖的西部边塞上。[28](P.210)这条边塞无疑就是经行贺兰山北至磴口的汉塞。[18]西汉时磴口为朔方郡辖地,贺兰山则为北地郡辖地,二者之间的边塞段落即为西河郡所管辖。

上已论及,史先生认为此段西河郡边塞当在黄河西侧的乌兰布和沙漠中,与朔方郡、北地郡西界等齐,眩雷塞就位于这条边塞上。另一方面,乌海地区考古工作则显示秦汉时期此地边塞当沿河东修筑。

《史记·匈奴列传》将眩雷塞屯田与汉设郡于朝鲜、酒泉,和亲乌孙三事并立,并言匈奴对西汉这些活动“终不敢以为言”。这说明了眩雷塞的建立对匈奴造成的冲击,与西汉在东北、河西走廊所取得的成就相当。要达到这样的战略效果,眩雷塞的位置似在黄河西面较为合理。元朔二年(前127)后,黄河东部俱为汉地,西汉在自己领土上置塞屯田当不会使匈奴顾忌,唯有突破原有边塞,在河西新置塞防、开展屯田才能够取得对匈奴的战略价值。[18]

因此,笔者认同史先生所推论的眩雷塞修筑于黄河西侧的观点。史先生推论眩雷塞的具体位置当在乌兰布和沙漠中部。[18]稽考史先生该观点的形成,实源自侯仁之、俞伟超先生1963年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考察成果。在此次考察报告中,两位先生指出,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秦汉之前并未形成,西汉时期尚于此地开三封(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窳浑(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等县屯田,当地沙漠化是由于西汉末期当地居民放弃了此处的屯垦工作所造成的。[29]

乌兰布和沙漠分布地域广大,沙漠的北部与中部是两个相隔较远的地理单元,需要分别加以研究。目前,根据对乌兰布和沙漠北部风成砂的调查分析,该地区的沙漠化最晚形成于东周至秦代,因而当地的西汉垦区是建立在沙漠中的古绿洲上。[30](PP.46~49)因此侯先生认为当地沙漠化源于西汉放弃了屯垦工作的观点难以成立。而通过对贺兰山北至磴口间的乌兰布和沙漠中南部的风成砂及湖泊运动考察显示,该地域沙漠形成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其沙漠环境一直持续至今。[31]这意味着在秦汉之前,现代乌兰布和沙漠的框架早已形成。因此,史先生认为眩雷塞修筑在乌兰布和沙漠中部的推论,目前并不能得到乌兰布和沙漠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支持。

《史记·蒙恬列传》载蒙恬修筑长城时,注重“因地形,用制险塞”[1](卷88《蒙恬列传》PP.2565~2566)。因此,很可能秦长城在经行贺兰山北后由于乌兰布和沙漠的阻隔,故而由贺兰山北进入黄河东侧,而不是直线穿越乌兰布和沙漠。[25]乌海市境内黄河东侧的秦长城遗迹就是这道秦长城的存在依据。到了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后,西汉收复河南地,设立朔方郡,同时修复了这段秦长城作为汉塞。元朔四年(前125)西汉设立西河郡时,其所管辖的西部边塞仍是这段秦长城。

我国古代的关隘具有随着区域开发和疆域拓展而向外侧推移的规律。[32]秦汉长城的防御功能亦是其开拓、扩展的功能[33],秦时蒙恬在“城河上为塞”后“又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即是一例。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西汉经河西之役打通河西走廊,“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1](卷110《匈奴列传》P.2909)。《史记·平准书》记载当年“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1](卷30《平准书》P.1425)。河西匈奴的败退,西汉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为朔方等北方边郡开县屯垦提供了基础。元狩三年(前120年),朔方郡首先扩展辖境于黄河之西,在黄河西侧开设三封、窳浑两县。[18]为保护新开屯田区,西汉首先从高阙沿狼山西南走向新筑障塞。其中窳浑县“西部都尉治……有道西北出鸡鹿塞”[2](卷28《地理志》P.1618),可见,鸡鹿塞即为这条新筑汉塞上的障塞之一[25]。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qikandaodu/2021/0509/695.html



上一篇:基于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