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西域音乐对唐诗创作产生的影响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推 荐 语 在文学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尤为重要,文学总是在社会变革中得以焕发生机。《西域音乐对唐诗创作产生的影响》一文聚焦于唐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学与艺术全面发展的中

推 荐 语

在文学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尤为重要,文学总是在社会变革中得以焕发生机。《西域音乐对唐诗创作产生的影响》一文聚焦于唐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学与艺术全面发展的中国古代盛世,当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融合时,西域音乐又给唐朝文学注入新的内容。文中深刻阐释了文学与音乐艺术如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取得很高的成就,还多角度地展示了作为文化现象存在的西域器乐的象征意义。《郁达夫小说人物形象中的冲突与融合》一文,虽然是对现代文学的探究,但依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郁达夫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文学的关系上,探究郁达夫与儒释道、与中国传统名士、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等等,也将郁达夫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现象或是文化现象放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考察,揭示其本人及其作品人物形象的矛盾冲突。可以说,在传统的文学研究背景下,对于作者,两位青年学子而言,他们的视角是新颖独特的。

唐代西域音乐的盛行情况在史籍中多有描述,《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①,由此可见西域音乐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不断流入中原的西域音乐给唐朝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碰撞中闪耀着光芒。诗人接触到这种新奇的音乐形式并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他们通过唐诗描写西域音乐动人的旋律,记录乐人高超的演奏技艺,将音乐与文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中受到西域音乐的影响,这些影响在诗人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既有西域乐舞诗的大量涌现,也有意象运用和氛围塑造等方面的体现,更有因在唐代民间的流行而促成。另外,西域音乐也充分发挥其在唐代民间流行的优势,积极促进了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的产生。

一、创作题材的拓展

(一) 文化的交流开拓诗人的视野诗人对西域这个陌生而神秘的“远方”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兴盛的边塞诗中,他们描写边地自然景观的雄奇壮美,抒发建功立业的卫国豪情,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②(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反映了盛唐诗人那种极其坦荡的心境和豪健的气格。再如“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③(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借羌笛之乐表达幽怨的边愁,于苍凉中弥漫着壮阔的情思。

这些边塞诗人大多有过亲历边塞的经历,再加上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不断交流,使诗人的地理视野不断拓展,并增强了他们对西域的向往和好奇,因而创作了大量描写西域地理风貌、民俗文化的诗作,把诗人的视野拓展到中原之外的西域,增加了以西域文化为背景的诗歌题材。而这些诗作一经流传,又使更多的人对西域产生兴趣,从而促进了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二) 听乐观舞记录“乐国”繁荣景象西域音乐歌舞随着文化的交流传入中原,使得唐人可以亲身体会到西域音乐独特的魅力,于是出现了许多描写西域乐舞的诗歌,使唐代乐舞诗的题材进一步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

诗人们被新奇动人的西域乐舞所吸引,往往借诗歌来表达听乐观舞的感受,或通过诗歌再现演奏场景,赞美乐人高超的演奏技艺,如“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④( 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二首》)就是描写诗人听李凭弹奏箜篌的感受。诗中描述箜篌乐音似“花咽”如“娇莺”,那动人的乐曲应是“新声坠九天”,高度赞扬李凭演奏箜篌技艺的高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箜篌乐曲的喜爱。再如“低回慢弄关山思,坐对燕然秋月寒。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⑤(元稹《琵琶歌》),将琵琶乐声流利清脆、时而舒缓时而激扬的过程形象地描摹出来,抑扬起伏间弹奏者强烈的情感动荡也随之溢出,将整个演奏过程完美再现,既写出了琵琶乐音的美妙动人,又表现了弹奏者高超的演奏技艺。

这些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唐代西域乐舞的盛况,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有助于学者研究唐代音乐歌舞的历史。这些西域乐舞诗表现出了“大唐乐国”的繁荣,并从侧面反映了唐人对待外来文化的包容态度。

二、写作风格的改变

(一) 语言运用更具奇特的想象首先,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与描写庄重典雅的中原传统音乐不同,诗人描写西域音乐多运用新奇的语言,西域乐舞诗整体的风格充分体现了西域音乐活泼多样的特点。例如“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⑥(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中连续运用一系列比喻写胡笳乐音如风吹、林雨、迸泉、鹿鸣,低沉的音调一经转变就忽然变得飘洒自如,语言的运用充满了新奇的想象。另外如“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⑦(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诗人形容箜篌乐声不用普通的拟声词,而是运用了如秋雁、春燕、垂珠碎玉等与之声音相似的新奇比喻,在象声词的运用方面,联联、喃喃、清泠泠、鸣索索等同样具有新奇的特点。诗人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抓住音乐艺术的特点,并将其转化为文字,用诗歌表达出来,使得这些文字读来仿佛有声音的画面,能够将诗人的所见、所听、所感完美地再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其次,唐代文人能够凭借奇特的想象创作出经典篇章,将音乐旋律的灵动,乐器音色的美妙以及演奏者演奏动作的轻盈流畅变成生动的文字,使读者通过阅读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演奏的场面,如“翕然声作疑管裂,诎然声尽疑刀截。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⑧(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筚篥歌》),便是通过描写乐声的高低缓急和乐曲的音调变换再现了薛阳陶吹奏筚篥的场景。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qikandaodu/2021/0214/364.html



上一篇:鱼行赟墓志与唐初经营西域史事考
下一篇:丝绸之路与新航路的开辟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