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酒文化中的西域元素(6)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再如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再如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李白的诗歌当中有许多对于胡姬、对于葡萄酒的描写,可见其对异域文化情有独钟。

此外章孝标的《少年行》:“平明小猎出中军,异国名香满袖薰。画榼倒悬鹦鹉嘴,花衫对舞凤凰文。手抬白马嘶春雪,臂竦青骹入暮云。落日胡姬楼上饮,风吹箫管满楼闻。”“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笑上胡姬卖酒楼,赌场赢得锦貂裘。酒酣更欲呼鹰去,掷下黄金不掉头。”

不仅在中原地区有胡姬,在边关中也有胡姬的身影。如岑参在边塞生活多年,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对于边塞胡姬的描写:“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这是岑参描写的交河龙泉馆的夜色,凄凉的夜色与堂上旖旎的胡姬形成鲜明对比。还有“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等。

再如《杂歌谣辞·敕勒歌》:“敕勒金隤壁,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苍凉的阴山大漠与胡姬锦花反差强烈。

这些中亚、西亚的胡人女子,随着胡商沿着丝绸之路被贩卖到中国,一般进入胡人酒肆之中当垆卖酒。她们能歌善舞,具有鲜明异域风情,与葡萄酒、三勒浆酒一样成为酒肆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元素,融入唐朝多元的酒文化之中。

3 唐朝酒器中的西域元素

唐代胡姬酒肆中的酒器也充满异域风格,有的是中亚的粟特风格,有的是波斯王朝的萨珊风格,有的是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唐朝的酒器除了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尊以外,又出现了新的酒器——酒注和酒杯。

我国曾长期饮用凉酒,魏晋以降,名士流行服用五石散。服散之后须服用温热酒,不尔,百病生焉。自此以后,古人开始饮用温酒。唐代饮温酒之风渐盛,盆形的尊散热太快,故而出现了酒注以及配套的酒杯。

酒注如图1吸收了西域文化的“唐三彩珍珠地贴花兽面纹凤首壶”,这种造型吸收了波斯萨珊和粟特金银器“胡瓶”,巧妙地将外来文化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

酒杯,如图2的白釉绿彩把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咖啡杯。唐朝的这类酒器一般装饰有连珠纹及胡人形象,具有波斯及粟特风格。再如图3“唐三彩鹦鹉杯”,鹦鹉在印度、波斯等被视为吉祥的鸟类,显然鹦鹉杯造型也是从西域传播而来。还有图4“唐镶金兽首玛瑙杯”,这件酒器通体由一块红色夹心玛瑙制作而成,我国所产玛瑙以白、黄、淡青者居多,红色则甚为少见。据文献记载,此种红色夹心玛瑙多产自中亚、西亚地区。这种底部设流及兽首装饰的角杯亦起源于西方,由古希腊、波斯、中亚地区渐次传来。《旧唐书》中记载:“开元十六年(728),大康国进献兽首玛瑙杯。”可知兽首玛瑙杯亦是来自于西域地区。

图1 唐三彩珍珠地贴花兽面纹凤首壶

图2 白釉绿彩把杯

图3 唐三彩鹦鹉杯

图4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酒文化中的西域元素众多,民族融合特点浓厚,这和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唐朝前期统治的少数民族血统,征战沙场的丰富阅历,使其制定的各项政策具有包容与自信的特点。统治基调确定,国力日渐强盛,经过中宗、武则天的推进深化,到玄宗时,唐朝达到了盛世景象。盛世之下的唐朝人民把酒言欢,对酒高歌,沽酒吟诗成为寻常之态,酒的需求日益增长,酒文化在盛唐频繁的东西交流中也异彩纷呈,从而创造了唐朝风格鲜明的酒文化。这和宋代酒文化的精致、元代酒文化的豪迈、明清酒文化迥然不同。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qikandaodu/2021/0208/337.html



上一篇:秦汉西域史研究的匈奴视角 ——王子今教授《
下一篇:贞观二十一年唐伐龟兹一役探因 ——兼论高宗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