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试论西域僧入魏与北魏佛教的发展演变及影响(2)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师贤 师贤,《魏书·释老志》称其为“罽宾国王种人”,[1](P3036)罽宾是存在于我国汉代至唐代的西域古国,信奉佛教。其少年即离家入道,“东游

(二)师贤 师贤,《魏书·释老志》称其为“罽宾国王种人”,[1](P3036)罽宾是存在于我国汉代至唐代的西域古国,信奉佛教。其少年即离家入道,“东游凉城,凉平赴京”,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时被迫还俗,“而守道不改”。[1](P3036)拓跋焘死后,文成帝拓跋濬恢复佛教,随即还为沙门,“帝(文成帝)亲为下发”,且恢复其道人统的职位。师贤在任时奉令雕制石佛像,雕成后“颜上足下,各有黑石”,[1](P3036)十分契合文成帝身体上的上下两个黑子,其后又在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立像五躯。这些举动是对道武帝时期道人统法果带头礼拜皇帝,且称皇帝“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论的继承和发展,与南朝“沙门不敬王者”的争论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北朝佛教的发展繁荣和整体特征的形成意义重大。

(三)昙曜 昙曜,继师贤之后为道人统,更名为沙门统。对于昙曜的籍贯身世,文献记载甚少且语焉不详,《高僧传》中载“时河西国沮渠茂虔,时有沙门昙曜,亦以禅业见称,伪太傅张潭伏膺师礼”;[2](P413)唐道宣《续高僧传》中说“释昙曜,未详何许人也,少出家,摄行坚贞,风鉴闲约”,[4](P102)其它记载也皆类此,均未明指昙曜的乡籍为何处。学界一般认为昙曜非凉州籍汉僧,而是来自外国的“胡僧”,但具体是哪国人已不可知。云冈石窟研究院赵昆雨先生认为,昙曜极有可能与其前任师贤一样,是罽宾僧人,[5]笔者深以为然。昙曜“于京城(平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1](3037)此即云冈石窟的首期工程——著名的“昙曜五窟”。相传这五窟中是为太祖以下五帝各造一像,这是对师贤造像传统的继承和更大程度弘扬。除主持开窟造像外,昙曜还更定寺院经济,设立所谓“僧祇户”、“佛图户”,鼓励民众为寺院输粟服役,壮大了寺院的经济实力,“于是僧祇户、粟及寺户,遍于州镇矣”。[1](P3037)昙曜亦曾于和平三年(462)和延兴二年(472)两次组织译经活动,“与天竺沙门常那邪舍等译出新经十四部”,[1](P3037)昙曜的译经团包括常那邪舍、吉迦夜、昙靖、刘孝标等人,此十四部经是译经团两次努力之结晶。

(四)吉迦夜 吉迦夜,西域人,未详何国,“游化在虑,导物为心”。[6](P838)其于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参与昙曜组织的译经团,译出《大方广菩萨十地经》等经论传集共五部十九卷,其中吉迦夜口译梵语,笔受人为刘孝标,孝标名峻,本名法武,后归南朝,是著名的学者与文学家,历经宋、齐、梁三朝,曾注《世说新语》。

(五)菩提留支 菩提留支,也作菩提流支,北印度人,“遍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6](P838)菩提留支于北魏永平元年(508)入华,受到宣武帝的敬奉,让其居于洛阳最富丽堂皇的寺院——永宁寺,供奉丰盛,并让其总揽佛经翻译事业,“以流支为译经之元匠也”。[6](P839)菩提留支与勒那摩提共同翻译《十地经论》,佛陀扇多传语,起初宣武帝亲自笔受,后方交付僧辩等形成全文。从永平元年(508)至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近三十年中,菩提留支共译出三十部经论。

(六)勒那摩提 勒那摩提,中印度人,“学识优赡,理事兼通,尤明禅观,意在游化”,[6](P836)意即其禅法尤为突出。其于宣武帝正始五年(508)至洛阳,翻译三部经论。菩提留支、勒那摩提和佛陀扇多合作翻译《十地经论》等论,后受流言的影响,“各传师习,不相询访”,[6](P836)以至于要参校三处,酌定其中异同,合之方能成文。菩提留支和勒那摩提各传后学,以《十地经论》为经典,形成了北朝至隋末唐初具有重要地位且一度颇为兴盛的重要宗派——地论宗。两人的传人又各成支派,菩提留支一系为地论宗道北派,勒那摩提系为道南派。

(七)瞿昙般若流支、月婆首那、毗目智仙 瞿昙般若流支,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姓,“少学佛法,妙闲经旨,神理标异,领悟方言”,[6](P841)于孝明帝熙平元年(516)至洛阳,北魏分裂为东西二魏后般若流支迁至邺城,共译出《无垢贤女经》等十八部九十二卷经戒论。月婆首那,中印度优禅尼国(今印度中央邦乌贾因附近)王子,先后在东魏、南朝梁及陈从事译经工作,译出《迦叶经》等三部七卷经。毗目智仙,北印度乌苌国(今巴基斯坦西北)人,刹帝利种姓,亦是在北魏末东魏时期入华,曾在邺城与菩提留支共同译经,译出《宝髻经四法忧波提舍》等五部五卷论。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网址: http://www.xyyjzz.cn/qikandaodu/2021/0610/769.html



上一篇:基于金课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线上线下混合
下一篇: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交通流量检测技术研究

西域研究投稿 | 西域研究编辑部| 西域研究版面费 | 西域研究论文发表 | 西域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西域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